
本期综合管理部的刘丽平为大家分享《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开篇之语,代表了一个理解中国社会的新视角的诞生。这是来自基层乡土社会的观察,而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俯瞰。
虽然这本书的出版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追问,中国的乡土性还有多少保留?面对与乡土社会相去甚远的新生活环境,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本期书籍介绍: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期刊分期连载过。
作者独辟蹊径,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书中所提出的“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
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如今,现代社会覆盖到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必读的“经典”。
本书经典语句: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来源 | 川投云链